top of page


東門派出所
文化基地
Introduction of
Tōmonchō 1923 Cultural Base
01
文化藝館
於原派出所位置,敞開大門,歡迎鄰里與遠客,是日常的活動空間,結合嘉義在地品牌獨家聯名的限定商品,體現出屬於桃城風格的「獨嘉」滋味;館內備有導覽機台、文化牌卡,與您一起更深入認識這座基地的身世。
《嘉義地理歌》藝術裝置,是場所連結在地的精神象徵。
《嘉義地理歌》最早由廈門文會堂以「歌仔冊」的形式發行,內容描繪市井風情,敘述拜訪友人,從大稻埕經由鐵道旅行至嘉義的沿途風景,從文本當中除了能一窺當時各地風情之外,也描繪了鐵路開通對於常民的意義,藉此展開文學旅程。
原派出所
02
原員警宿舍
展覽藝所

展出藝術家作品,呈現影響臺灣藝術領域的重要藝術與文學家,深入嘉義市街,深化在地藝文底蘊,創造雅俗共賞的藝術之美。 結合各式媒材呈現,以互動體驗和 設計,使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。
03
原所長宿舍
美學家屋作為休憩娛樂的場所,是基地內辦理活動、工作坊、講座等多元型態空間。於此,不僅可以進行靜態觀賞、動態演出等節目,更將引入全新表演藝術 活動、青年思想沙龍聚會及花藝植栽美學體驗坊等,藉由各式體驗及互動活動設計,打造全新的藝文體驗方案,使東門町1923成為激盪創意與激發靈感之處。

美學家屋
古榕庭園
庭園空間為基地內轉換場域的中介,種以老榕樹、草生植栽與石頭造景形成雅緻的庭園景觀。現今中庭保留之榕樹生長於日治時代,樹齡近百年。
04
基地任務
創造新生的藝文動態
Creating New Cultural Dynamism
Tomoncho 1923 Cultural Base
「東門派出所」作為彼時的權力空間,以其於臺灣警政發展中的重要歷史位置,訴說著日治時期的社會、政治景況,以場域橫跨時空,見證著嘉義文史與城市記憶。
從過去走到此刻,場所經歷了許多喧囂與沉默,建築場域內滿是時間的痕跡,因為昨日,有了今天,我們記得歷史,也惦念未來,重新打開這個充滿生命故事的場所,讓人們走進來,以多元姿態與思想,賦予這個空間新生的意義。
東門派出所文化基地,將與你一起想像嘉義的藝文動態。
01
串連嘉義街區的 城市記憶廊帶
以文學為底蘊,串連各式周邊創作與藝術活動的發生,以點對點活動方式串連街區,透過活動連結在地居民挖掘文史與生命經驗,使周邊社群夥伴關係穿針引線為嘉義街區的城市記憶廊帶。
02
歷史與現代的
文學對話共振
透過田野與研究重整嘉義市文學與歷史脈絡,使其重現於現代,並以現代文化轉譯予觀者,擴大辦理公共藝術資源。以文學為核心發展藝文型態展覽、市集、講座、體驗活動、產品等。
03
匯流
新穎藝文型態發生
提供在地藝術族群休憩場域,創造更多著重於「實驗」與「創造性價值」的新型態藝文展出與演出,結合嘉義市在地元素、在地品牌促成演出或體驗型態計畫。
04
藝文青年的
思想聚所
如過去嘉義詩書畫社百花齊放,聚集現代嘉義市關注藝文發展的優秀青年,場域提供更多元與多角化的藝文聚會與發展資源,使新意與創意挹注空間。
員警宿舍
古榕庭園
所長宿舍
派出所
TOP
尾端